展会名称: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举办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
举办时间:2026.6.22-26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
首届链博会支持单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国际贸易中心(ITC)
国际商会(ICC)
背景意义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经历深刻调整。过去几年,各国企业经历了全球供应链局部断链、国际物流不畅等实际困难,正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塑造新的供应体系。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国工商界共同利益和迫切期盼。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时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有力促进了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实现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四大功能,是中国贸促会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主动回应国际工商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迫切期盼的重要平台,主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主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实践。
展览内容
第四届链博会定于2026年6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总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等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企业签约参展,欢迎中外企业积极参与。
六大链条
先进制造链:展示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到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过程,展现“新质生产力”中先进制造业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外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清洁能源链:以“源网荷储”为基础,展示清洁能源从供给到消纳的全周期产业链,聚焦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智能电网、传统能源低碳化及零碳园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动态和新趋势,促进多能互补、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智能汽车链:展示智能汽车产业链中上、中、下游关键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不同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整车,同时融合充换电等相关服务,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创新发展,增进产业内部合作、跨界融合、资源共享。
数字科技链:展示数字科技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及科技赋能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与应用产品,以底层技术变革、中层产业孵化、上层应用场景为主线,连接起创新端、产业端和应用端,全链条呈现数字经济的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升级。
健康生活链:展示大健康产业关键环节的产品和技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营造健康居住环境,关注传统医药等特色产业和“银发经济”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构建从出生到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完整健康产业链条,促进大健康领域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绿色农业链:展示从“田园”到“餐桌”农业全产业链条,分为上游农业生产环节、中游农产品加工环节,下游农产品及流通环节,聚焦农业信息化、智慧化,重构农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融合发展。
一大展区
供应链服务展区:围绕从“端”到“端”全链路需求,分为“一带一路”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创新和综合服务三个板块,分别展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供应链合作模式,物流服务与技术、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以及金融保险、知识产权、商事法律、贸易咨询等服务,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数字化、一体化和低碳化的管理和解决方案,推进产业链协同化、绿色化转型,促进各行业降本增效。
链博会还将举办投融资主题沙龙、政策解读会、技术研讨会、新品发布会、对接签约会、企业签约仪式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放大参展成效,扩大溢出效应。
信息来源:新华社 转载来源:链博会官网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2倍多、首发首展首秀增长67%……7月20日闭幕的第三届链博会带来强大“朋友圈”: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2年多来,链博会已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国际范更足、创新味更浓、链接度更高,透过链博会,中国以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开放姿态,致力共建繁荣未来。

7月17日,来自尼日利亚的参观者在第三届链博会主宾国泰国展台了解来自泰国的农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链”上相逢,“手拉手”找朋友——
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麦当劳中国携手11家“麦链”上下游供应商伙伴,联合搭建的展台人气爆棚,很多观众感叹,“原来它们的食材很多都来自中国农场”。
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说:“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供应链体系成熟、消费市场广阔、人才储备丰厚等等,这些构成了麦当劳中国本地化升级的底气。”

7月19日,观众在第三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麦当劳展台内参与抽奖互动。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本届链博会上,172个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的2.2倍;70多场专题活动助力企业找朋友伙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各国展商谈生意、聊合作,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携手谋求共同发展。
秦皇岛小马物联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展台前,哥伦比亚商人卡洛斯·梅耶格兴致勃勃留下联系方式,期待进一步合作。这几天,南非、刚果(金)等多国客商都向小马物联网表达了合作意向。
利用链博会平台,各国企业织密“合作网”、拓展“朋友圈”。
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携手国药物流优化药品供应链管理;星巴克中国和远景科技集团将共同构建供应链碳管理平台;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同百胜中国签署罗非鱼采购合作意向书……这些成为链博会上开放合作的生动注脚。
“链”动创新,“肩并肩”聚动能——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生命力所在。

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数字科技链展区,参观者观看人形机器人表演。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本届链博会上,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
在霍尼韦尔展台,一套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制造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受到关注,这是企业在会上首发的自动化新品。
“扎根中国90年、连续3年参加链博会,中国已成为我们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说,企业将继续融合本土研发制造与全球技术资源,以创新技术为纽带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为供应链韧性与活力注入新动力。
链博会上,创新成果如何“从知识到技术”“从产品到市场”,真知灼见在这里碰撞,产学研用实践探索在这里汇聚。
在首次设立的创新链专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盘活系统”、同方威视“带图入企”模式、启迪控股“七步孵化法”等吸引与会者驻足,寻求供应链创新合作的“最优解”。

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创新链专区拍摄的一款氦压缩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金钥匙”,链博会正成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的实践平台。
“不少企业想把我们的技术和他们的产品结合,提升产品性能。我们也在链博会上寻求合作企业,推动技术落地。”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应用研究室主任徐武德说。
链博会的价值恰在于此,不止促成成交,更为产业链注入创新活水与协同动力。
“链”通世界,“心连心”享机遇——
中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世界有目共睹。

7月17日,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右)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参加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中国供应链可以说是个奇迹”“链博会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支持”,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来华3次,首次参加链博会。
他表示,中国市场如此庞大、充满活力。这里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黄仁勋说:“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场AI革命。”
意大利中国理事会基金会秘书长马可·贝廷认为,中国在越来越紧密地同邻近国家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价值链。
参加链博会的每一个国家,都代表着这个网络中一个关键链条。南方国家的热情参展,生动展示中国“和合共生”“同球共济”的共赢理念。

7月16日,参会者在第三届链博会南非国家展台试用护肤品。新华社记者丁洪法 摄
在南非国家展区,约30家企业推介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机会;塞尔维亚工商会组织13家企业参展,涵盖软件开发、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来自卢旺达、莫桑比克等最不发达国家的机构和企业展示当地特色产品……
“热切盼望着明年继续参加链博会!”墨西哥驻华大使馆贸易和农业事务专员阿兰萨苏·巴燕说,墨西哥和中国是亲密的伙伴,在创新创造和技术研发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据悉,GE医疗、西门子等102家企业和机构已在20日上午签署参展协议,提前拿到第四届链博会“入场券”。
“朋友圈”不断扩大,经贸合作更趋紧密。今年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